韩宇杰的个人博客

流年印记

对解构的解构

发布于 # 思考 # 社会

经常在互联网上会见到“解构”这个词,然后我就去了解了一下,在这里说一说我的理解和思考。

什么是建构

要理解解构,离不开对建构的理解。建构是指通过互动、语言和实践来形成、创造和赋予意义给现实。比如“民族”、“国家”以及“文化”等概念都是建构的产物。实际上,这些东西在物质世界中并不存在,而只是人们脑海里面存在的概念。

由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未来简史》一书中很形象地用“讲故事”来解释建构。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可以通过讲故事,也就是建构,来创造一些抽象的理念,比如国家、社会等。由瓦尔赫拉利的角度是,建构通过让人们共同相信同一些故事(抽象的理念),从而确保了社会的大规模协作运作。但是确保社会大规模协作只是建构的其中一个方面。

更广阔的角度上,建构本身是意识形态形成的一个关键步骤。建构的过程包括对现实事实和(主要是)视角的选择(又叫剪裁),最终才能回答个人的身份认同,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等问题。可以说意识形态就是建构出来的。

什么是解构

解构就是建构的反面,即将某些原本理所当然的理念给质疑和拆解。比如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或者看到更多内部细节。

解构的重点是揭露建构过程中的剪裁,或者框架构建(framing)

解构的正反两面

解构的正面意义是可以让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不会被单一的视角所局限。这可以缓解类似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这样的认知偏差。

解构的反面意义是无限的解构会导致价值相对主义。解构本身也可能被当成一个用来攻击其他意识形态或给自身意识形态辩护的工具。

克服解构带来的负面效应的一个方法是承认复杂性,持续前行

解构与重构

解构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建构,又叫重构(reconstruction)。比如在解构某个概念时,与之对立的理念就暗中或者显性地被建构出来。